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
13675113330
法律至上、诚信为本、勤勉敬业、团结进取

平阳杀人案应当一案多查

浏览: 时间:2023-01-28 分类:同与泽原创

2023年1月19日,平阳县发生一起凶杀案,犯罪嫌疑人杨某迅手段极其残忍,六名被害人当场死亡。究竟是什么纠纷,让杨某置生命于不顾,痛下杀手,在节日的喜庆烟花里又上演和张扣扣案类似的人间悲剧,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。

根据网上披露,杨某因宅基地纠纷,与村主任产生纠纷,后被送进精神病医院,父亲被打残,出狱后多次上访无果,即开始着手报复杀人,并与妻子离婚,提前安排后事。

针对该起事件,大多数网民,给杨某更多的是同情,对受害者,质疑其以权谋私、恃强凌弱,甚至贪污腐败,更有甚者,对受害者表现出了幸灾乐祸。

笔者首先对受害者表示深深的哀悼,强烈谴责杨某的残忍,无论杨某受到多大的心理创伤、精神痛苦,导致其产生怨恨情绪,都不是其杀人的理由和借口。如社会上都以杨某的方式,解决纠纷,等于回到弱肉强食的野蛮丛林社会。因此,杨某杀人,应当重判,且不值得同情。

但就整起事件来说,能否化解血案背后存在的深刻社会矛盾,平息网民对受害者以权谋私的各种质疑、猜测,确实值得深思。虽然杨某已经被逮捕,但对该起事件的处理,不能仅仅限于杨某的刑事犯罪。对引发刑事案件的各种诱因也应当做全面调查,就其中杨某是否受到不公正待遇、村主任是否以权谋私、当地政府信访部门、司法部门是否依法履职,是否给与足够的关注等,做出全面、权威的调查结论。

尽管杨某会为其极端、冲动的行为付出生命代价,但如何避免悲剧重演,让老百姓深信法律是维护权利的正当途径,而不是自助维权,将是漫长的过程。作为公民,无论贫富强弱,在社会上之所以不惧他人的侵犯,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,法律的任务就是保护公民的权利。但如果手执权力的人,以法律之器侵害他人,法律就失去影响力,形同毁灭。尤其处于社会底层受到压迫的人,更多凭借感情而不是理智,如果其人格、精神受到侵害而不奋起还击,势必受到他人的歧视而遭受更多的侵害,因此,侵害越激烈,反抗就越坚决,古老的血亲复仇及野蛮的以暴制暴也就不断重演。如果社会上多数人认为杨某自助维权是万不得已的选择,或许就容易理解为何不劝杨某理性维权、忍受侵害了。因为,但凡劝告受侵害的人忍受侵害,无疑于让自己遭受相同的侵害。

依法治国绝不是抽象的存在,如果不彻底解决血案背后的深刻矛盾,树立公平正义的法律信心,难免会再度重演悲剧。鉴于此,平阳杀人案应当一案多查,查处引发事件发生的所有责任人。唯如此,才能服人。